葉面積儀、葉面積測定儀、葉面積測量儀
公司主營產品:
葉面積儀、葉面積測定儀、葉面積測量儀
公司主營產品: 9月,早、中熟品種基本以及采收或正在采收,而晚熟品種處于最后的果實著色、增糖期,是大量消耗樹體營養的階段。同時,各品種枝條基本停止生長,而根系迎來第三次生長高峰,葉片尚有50~60天的光合功能(落葉樹種)。此時施足基肥,根系能夠大量吸收,經過葉片的光合作用轉化成有機養分,一部分用于花芽分化,大部分在樹體內貯存。因此,早、中熟品種,最好在采果后(9月)及時施足基肥。晚熟品種,最好也在9月份帶果施足基肥。果樹密度大、樹冠低矮的果園,帶果施肥確有不便,也要在10月份采收后,搶時間施足基肥。
如果進入11月份以后冬施基肥,肥料在土溫低的情況下難以分解,根系即將進入休眠期,葉片也逐漸掉落。因此,冬施基肥和春施基肥一樣,必須等待第二年3月上、中旬地溫回升后根系才能大量吸收,到5月中旬葉面積基本形成,才能通過葉片的光合作用轉化為有機養分。所以,無論冬施基肥還是春施基肥,都對果樹春季萌芽、開花、坐果、幼果的細胞分裂起不到作用。春施基肥還可能因為5月底以后才發揮肥效,延長了春梢的生長時間,促進了夏梢的萌發和枝條持續徒長,反而影響果實膨大、果實品質和花芽形成。
所以,秋施基肥、冬施基肥、春施基肥,從購買肥料到施肥,均是同樣的花錢和勞務付出,但收到的施肥效果截然不同。因此,果樹秋施基肥是“金”,冬施基肥是“銀”,春施基肥是“破銅爛鐵”。廣大果農朋友應充分理解其中的含意。
秋施基肥——怎么施?
肥料種類
果樹施肥的目的,以前是以追求產量為主,現在不但要追求高產、優質,而且要壯樹、要沃土,為長期的豐產穩產建立基礎。傳統的以農家肥和磷肥為主的秋季施肥已不能滿足需要,必須有機肥、氮磷鉀復合肥、中微量元素和微生物肥料一起施用,以大量元素氮磷鉀促進高產,以中微量元素提升品質和減輕生理病害,以有機肥培肥土壤和提高果品品質,以微生物肥料改善和凈化根際環境以提高根系活力,充分發揮各種肥料的優勢,揚長避短,實現果樹優質豐產、土壤肥沃健康、結果盛期延長之目的。
施肥方式
果樹根系的功能,有句俗話說“小根是嘴,大根是腿”,意思就是吸收水分和養分主要靠細小的毛細根,把肥料施在毛細根較多的區域才能發揮最大作用,那么這些毛細根主要分布在土壤中那個區域呢?
縱向來說,80%毛細根分布在土體表層60厘米內,矮化果樹要淺一些;橫向來說,多數在樹冠投影的邊緣內側。所以肥料應該施在樹冠投影邊緣內側,深度在20~50厘米之間,喬化大冠樹深一點,矮化樹淺一點。施肥可依據管理條件采用穴施、溝施或放射狀施用都行。
綜上所述,秋施基肥需要至少4種肥料(有機肥、氮磷鉀復合肥、中微量元素、微生物肥料)采用開溝會挖穴施到地下20-50cm的位置。為了防止肥料腐熟產熱或局部濃度過高對根系的傷害,化學肥料還要與土壤進行混拌后施用。
但在實際操作中,這樣的方式會面臨一些問題。比如,用齊四種肥料,用肥成本比較高,許多種植戶承擔不起;還有就是效率和人工的問題,一株一株的溝施或者穴施,費時費力,如果面積大還可能戰線過長錯過最佳施肥期。